巴黎有左岸,紐約有蘇活(SOHO),這些傳聞中的藝術薈萃之地,我都還沒去過。但現在的我,身在人稱柏林SOHO的哈克榭庭院(Die Hackeschen Hoefe)
離亞歷山大廣場不遠,同樣位於城中區(Mitte)的哈克榭庭院,是由八個大小相似的四方院落,經由如腸似的穿廊相互串聯,組合成一組狀似螞蟻巢穴的有趣空間。
如果不是旅行書上有指示,我可能還找不到,因為在它主要的入口處,看只像一間普通的大型百貨商店,一走入通道後立即霍然開朗,來到最具特色的第一主院。
在哈克榭主院中的四方牆面上,貼滿了各種不同顏色的馬賽克磚,將牆妝點成一幅特殊的圖畫,我一時說不出是哪個國家或派別的情調,只感覺像誤闖了愛莉絲夢遊仙境中的神秘空間,如果這時突然跑來一隻盛裝的兔子匆忙而過,我也不覺奇怪。
原來,哈克榭庭院是在1906年由兩位維也納新藝術主義建築大師Kurt Berndt以及August Endell聯手設計的作品。被喻為當時新藝術建築最佳典範的哈克榭庭院,在最初是給一些高級官員或者上流社會人士所居住的高級公寓。後東德時期卻趨向沒落,淪為應召站,酒吧等性相關產業的聚集所。東西德統一之後,德國政府決定將此地重新整治,由舊翻新,並且以低廉的價格租給藝術工作者。此後,哈克榭庭院成為柏林藝術文化的發生地,許多著名的建築師,畫家,時裝,設計師,音樂家...等,全都來到這裡,在各個院落開展起具有特殊概念的店面,彼此之間互相衝擊並且逐漸影響擴展到四周地區。由此至今使得整個柏林市,發展成為世界知名的藝術文化中心,也成為眾多藝術家們願意長期駐留的城市,哈克榭庭院的功勞不可小覷。
信步走在院落與院落之中,遊客們像隻隻採蜜的蜂,在各個四方大院之間安靜地來去穿梭,探索著各個畫廊,書店,二手改造衣飾,特殊造型店,藝術電影院,或者各式各樣特色小店的樂趣,令人流連忘返。
通道之後是什麼世界?
桌椅創作II
嚴重裝可愛的蛋糕店
"男人要進步,女人要獨立"概念用品店
我們不可排除五感而只用思考來生存 by 愛因斯坦
+Berlin相簿+
1 comment:
給你訴嘎逼...:)
http://blog.xuite.net/openeye/openeye/5405614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