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April 30, 2008

ITALY - Murano, Burano 五彩繽紛的空乏


周日起了一大早徒步40分鐘到Padova車站,要去威尼斯屬地上的兩個小島Burano, Murano。天氣難得又晴朗了,但氣象說午後仍積雨雲,趕緊早點上路!

到這兩島的行進路線讓我聯想到超級馬力歐遊戲的關卡空照畫面,你得先搭火車到威尼斯本島,循線乘船到下一個島,然後再從這個島到下下一個,書上介紹說一個島Burano產蕾絲,另一個
Murano產玻璃。(阿..我接下來絕對不是要說有關同性戀的故事@_@)

來到這裡必須殘念地說我感受不到任何當地的民俗文化,那旅遊書上所謂著名的玻璃與蕾絲工業,也不過是在規劃好的遊客路線上寥寥數家擺放這兩種商品的商店,Burano的蕾絲博物館當天關閉了可惜,不然至少能看到真正的蕾絲手藝,在Murano看人吹製玻璃一次要六歐,玻璃藝品也無特出的設計,要說這樣的東西值得人一看,還不如我在台灣德國的店鋪地攤也看過類似又更佳的貨色。註一

除了這個擺放在廣場的巨型玻璃花
Photobucket
令我感到驚訝的是當地人將如此脆弱的玻璃展品擺放在戶外卻一點也沒被人潮破壞。


所以說文化到底是什麼?當我們千里迢迢慕名而來看到這樣品質的蕾絲跟玻璃就能發現 -- 藝術不是一種圖具外表就能算數的東西。你給我看這樣的東西要我相信這是當地的文化藝品,拜託別唬我了!

藝術之所以為藝術,尤指非現代的藝術(現代的正創造中所以任憑自由),必須在內涵上具有時代或者地區性風格,再以此為本自由形體發揮創意,有了核心
內涵才讓藝術(品)具有一定的價值與意義。例如像台灣的南北管,布袋戲,你會拉弦出聲操弄布偶就能叫南北管布袋戲嗎?非也!古樂必定有它一套絕對的音色,唱腔,音樂性處理;布袋戲偶各種角色姿勢動作也絕對有著古早傳承而來的清楚設定,是這些內涵性事物讓地區藝術具有價值,深度,值得讓人欣賞玩味。註二

事物若只具有表象,抽離了核心內涵,也可說等同價值喪失內裏空乏。 此核心價值,從藝品內涵擴大到地方來看就是在地文化。文化到底有多重要
是不是賠錢的投資去問問義大利人,他們除了時尚,車業,還有什麼最是讓國家賺錢? 答案是旅遊業。歐洲各國從捷克德國到西班牙義大利,要是當地政府沒有不斷花費人力時間金錢來維護這些從羅馬時代千年起始的當地藝術文化,古老建築,這些被我們遙遠的亞洲人認為高尚優雅的東西,到底這塊大陸能剩下什麼吸引人來遊歷?西方古典音樂說白了不過是歐洲產出的民俗技藝,歌劇是西方的歌仔戲,古典音樂是西方的南北管,但我們卻總有著認為別人家文化高尚自身文化低下這種畸形的自卑心態,總想學人還老把自身文化邊緣化?然後再來問我們到底是什麼?拋棄自我再來尋找自我?

全球化絕對是好事嗎?於經濟層面來看或許,卻連帶負面地影響
文化。音樂院裏有來自四十幾個國家的同學,我總不時聽到有人說我們國家因為美國化所以什麼什麼節日習俗都沒有了,如果十年二十年後的人類不管走到哪都做一模一樣的事,聽一樣的英文流行樂,到處都吃麥當勞星巴克專送Pizza,在地文化都只存殼無肉,世界將會多麼乾枯無趣!但事實是世界各國文化消失的速度正如同北極冰山非洲雨林一般快速,在我們這一世代身上已顯見端倪。註三

文化全球化在資訊流通的21世紀也許是絕對必然的結果,但希望能是保有自我再來接收異己而非全數破壞再以外來規格一致重建,能是將地區傳統融合新時代所帶來的多樣性而非堅持守舊或者偋棄傳統;有自我者才具有自信,接納不同才能世界大同。總之大話講了許多,只是真心地希望這世界在未來仍能夠是那樣一個保有真實充沛生命力與豐富內涵的有價值的存在。

走了兩個島都讓我感覺受騙了,生起氣來只好眼乾乾地看海。

為了營造視覺趣味,這裏人家把牆漆的藍紅黃綠。
Photobucket
誇大的美感一向不是我的菜,一下就厭煩了。

遇到一群當地女孩隔著河玩踢球,踢球又撈球踢球又撈球不知到底在玩踢球還是河撈球遊戲,逗得遊客哈哈大笑!


撈球




---

註一:
Murano玻璃產業早在16世紀威尼斯特殊技法外洩後即快速沒落,島上現存藝品多以現代創作為主,與他地無異。Burano蕾絲業於20世紀機械大量生產造成的削價競爭中快速落沒,蕾絲學校招收無人,現保留此手藝者皆為年歲近百之老婦,商店擺放商品以東南亞輸出為主。

註二:
文化涉及到一個民族全面的生活方式,它包括“價值、規則、體制和在一個既定社會中歷代人賦予了頭等重要性的思維模式”。 --塞謬爾·亨廷頓:《文明的衝突與世界秩序的重建》


文化學家認爲,文化是一個包括內核與若干外緣的不定形的整體,從外而內,約略分爲幾個層次——由 人類加工自然創制的各種器物,即“物化的知識力量”構成的物質文化形態文化層;由人類社會在社會實踐中組建的各種社會規範構成的制度文化層;由人類在社會 實踐,尤其是人際交往中約定俗成的習慣性定勢構成的行爲文化層;由人類在社會實踐和意識活動中長期蘊化出來的價值觀念、審美情趣、思維方式等主體因素構成 心態文化層。--昝濤文化與全球化

註三
:
據報載,近年來,文化産業在世界經貿中的比重激增,美國憑藉優勢,特別是在多媒體、互聯網路、衛星電視等方面的強大勢力,以貿易自由化爲藉口,積極打入他國文化市場,既滲透文化,又獲取實利。美國的近鄰加拿大首當其衝,受害最深。其95%的電影、93%的電視劇、75%的英語電視節目和80%的 書刊市場主要爲美國文化産品所控制。加拿大政府對此深爲憂慮:如果聽任美國文化大舉入侵,加拿大文化就有被美國文化淹沒的危險。因此,幾年來,加拿大採取 了一系列保護本國文化的措施。同樣的事情也發生在法國。法國電影界人士曾經大力呼籲政府採取措施,保護本國的電影業,阻止美國好萊塢的大肆入侵。-- 郭劍英:文化帝國主義抑或全球化


延伸閱讀:
期待文化政策是「玩真的
--朱宗慶
台灣人文再生與重建
--洪裕宏


6 comments:

hogi said...

推你這篇。 (懶得打一堆字了,有空再跟你說)

Anonymous said...

唉...

反正台灣現在也是不斷重複著破壞>重建>破壞>重建...這樣的無限迴圈啦

文化是這樣 建築也是這樣

更慘的是所謂的本土認同價值就在政爭中被犧牲污名化了

談到本土就是鎖國就是去中國化的這種白痴邏輯被媒體深植在普羅大眾的意識當中 (搖頭)

Anonymous said...

喜歡妳這篇文章~是否能讓我引用?

OX said...

遲,
文化議題被當作政治目的來操作,仍然淪為一種空乏的存在。偏偏政府就如何文化父母,虛情假意的父母讓文化難以發展生存,文化人個個自身難保快餓死啦~(嘆)

a,
請取用。:)

5/08/2008 11:

Anonymous said...

有時候旅行是件尷尬的事,我千里迢迢到德國,以為會看到甚麼感受到甚麼,最終只是隨著浩浩蕩蕩的遊客,進進出出大城小鎮......我也只能是一個遊客,我先做好這個心理準備。:)

OX said...

chanchan,
所以每個人都在追尋屬於自己的旅行意義..

旅行也因為無法預料而有趣,不管怎樣只要是跳出生活框架都一定會有收穫的,就放鬆心情來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