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July 29, 2009

Change in the wind



這半年文字寫少了,接踵而來的各項考試,把這長期平靜的生活曲線拉出許多皺折。記憶中是過了三十歲生日吧?是考完了演奏考了吧?然後又考上了學校了?怎麼能考上的? (嚇)

放了假後靜心來檢視,像是忽地翻了整片山似的,驚恐之餘仍要問自己,到底這一路是怎麼過來的?

大項目下有許許多多的雜項事務無法一一條列清晰,許多毫無預警的突發狀況,眼前飛來一樣就得解決一樣,稍微有些累積就再也無法繼續。遇到打擊不許軟弱,
生心理皆不能鬆懈,得不斷轉換情緒積極思考。好在也有鼎力支持的好友承擔無數不值一談的大小事....。 現在終於放了暑假來到中段休息,能稍稍告一段落,靜心坐坐查看腳底板上的水泡到底有無嚴重..。

起身後定睛一看。欸,我在哪裏? 眼前一條揚揚大路黃土紛飛塵沙撲朔,寬廣陌生看不清遠景。才恍然想起半年多前下的一個決定,從此改變了我的既定路程 -- 那是決心要開始創作。

創作」,為何是創作?

創作這事的意義對我本身而言,一開始也不過是排遣時間交朋友的小小娛樂,或許從觀照自我層面來看,隨著時間經驗累積,對此事慢慢有了嚴肅的堅持與日漸深入的想法,卻從來也沒計劃要成為一個專業的創作者,更別提要在德國轉業專攻了。

到底那唯一的理由是什麼?讓我決心放下十多年來堅持的演奏事業,在即將修成的時刻,轉了個大彎。

變化

因為自身的改變,在這些年,這種種不斷接受刺激磨練沉澱轉化的過程之中,讓自我由此大大地翻了一個面向,因此探到了更自由的可能,與更實際寬闊的眼界。

有了眼界,過往夢想的外衣逐層逐片脫落了,顯化了骨幹才識見長久以來所追求的夢想之精隨--- 原來,是能給予,是更真實。 從今以後內心決定,只要是有更直接與更真實的可能,我都願意嚐試。且不論是以何種形式,這都成為自身能力所向的唯一意涵與目的。

遙見眼前這條嶄新的道路,自由也陌生,開闊更需要勇氣。

誰說我不恐懼?三十將臨才做了這樣一個決定。而誰說我不渴盼平實與穩定?
這半年多的時間裡,許多自相矛盾的情結一再湧現,在各種相互侵葛的需求與想法裡掙扎也混亂著。

到底什麼才是妳最想要的?一定要絕對地誠實喔!」有個聲音這樣地告訴自己。

唯有誠實,才能尋獲內心平靜的本源 ; 唯有誠實,才能聆聽到來自自我的真正需求。

而那最終的答案,是
自由

終究,我需要自由帶來的無限可能與新鮮空氣。只得咬牙心一橫,放下將得的平實與穩定,繼續漂泊。

自此,自由的價值,也就是創作之於我的意義。 自此,創作本身,也就是對自我坦然誠實的一項產生,一種證明。

人生之中有許多變化是無聲無息的,甚至是那些最為劇烈的,當你覺悟到改變,雙腳也已立定在得以凝視過往的對岸。

而我仍見那對岸的劇情不斷延續。

2 comments:

jeremy said...

Dear OX,

萬物有靈,為的是要觀照自身。

肉身感官探察由外而來的訊息與反應學習,
色彩、味道、氣息、撫摸、空間,甚至思考與情緒,記憶與知識,不外如是。


而性靈,它面視自己。

悲哀的是,沒有任何一種形式單獨地屬於靈性,
所以,不是所有人都能找到並承認「內我」的真實存在。

在大部份人們的認識論裡,靈屬於神性的一部份,
這等於將它推到了遙遠的新意識範疇,形而上地。
但其實它只是那麼單純而接近於我們的,一種觀照自身的能力,一種非關神祕性的默想。


再讀你的文字。

自始而來,你始終是坦於揭視自我(甚至是虛弱的),並與其對話。
在那樣自我審視的文字寫作下,除了記錄之外,也耙梳了理路的過程,
進而與「那個她」,素顏相對。

我不願在此,就將它推到了「你的靈性」的武斷推論,
但你已以「真實」,換得「自由」。

OX said...

Dear Jeremy,

的確這事還很難完全推衍到「靈性」之類話題,對我而言。

我想「30歲」這個人生事件,它有著絕對的門檻的作用。對於女性,不止是社會也有生理的雙重壓力,有些應付的責任,也不再能夠自由選擇,以一般而言。

我並非天生的離群份子,也當然有社會共同的行為趨性。但若說跟隨眾人的步伐在我只是一種空洞的心理補償..。 若說,我已得知對於自身什麼才是一種有意義的生活內容..

只好選擇放下。

我的「自由」,與其說「真實」,不如說是由「放手」得來的。而除了自由與尋獲生活的意義,我手上的確什麼都沒有,在這三十歲的時刻上..(聽來挺對不起父母的不是?)

放下了一切,走向創作。因為唯有創作,能激化自己那被潛藏的部份,能夠與「她」更深入地對話。這個決定,就能說是絕對的「屬靈」了。

而你的回應總是讓我感到備受理解的感激。